每日智慧分享

开口说英语,为什么反应这么慢?

发布于:2016-12-02
博客分类

最近,我跟一个英语学习者聊天。他说他非常不高兴,因为他虽然能听懂很多,但是要开口说话的时候,就发现自己的反应特别慢。

我跟他说,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,你得明白,当你开始开口说话的时候,你的反应肯定是慢的,这是特别正常的。我为什么这样说?因为你首先要找到合适的词,把它们安排好了,然后才开始发声音,这跟学习走路没啥区别。

你想一想,一个小孩先趴在地上,在这过程中,他把肌肉练得更结实更强,然后再尝试站起来。在头几次他肯定会摔倒,然后再站起来,再摔,再试,尝试无数次。而且他在练的时候,开头好多次是有意识地去做的。但是慢慢地,这些行为的连接就慢慢地变成自动化,到最后,动作反应就会变得自如。

把方法用到极致,才会有最好的结果

发布于:2016-11-30
博客分类

多年前,我跟我的一个师傅学NLP,也就是神经语言程序学。我的师傅说:“不管一个方法多么厉害,如果你把它用得不对,它就不会有效果。”

这句话对我来说,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。因为我发现有很多事情,方法是非常重要。如果你把方法用到七成,你拿到的结果很可能只有百分之十、百分之二十。只有把方法用到极致,才会真正地见到特别高效的结果。

那说说学英语吧,如果你一边听英语材料,比如功夫英语的节奏歌等等,但是你同时在写电邮,那这两者在语言系统里面会有冲突,完全有可能什么都听不进去,这个算是把方法用错了。

你多听了,但是你没有用注意力,这样效果不好。你可以是一边锻炼身体,一边听,因为这没有造成大脑系统的冲突。反而,你很可能是一边听节奏,一边动身体,学习效果会更好,这是一个例子。

如果我说,你的想法只值十块钱……

发布于:2016-11-29
博客分类

我最近遇到一个人,他说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主意,我们应该用他这个想法去做事情。我一听到这个,就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心理反应:第一,这个主意不错;第二,这个人可能二十、三十年都不会有什么成就了。

为什么这样说?因为所有人都很容易有想法。有想法不难,每一天,每一个人面对着世界的现象和信息,就很容易有想法。但是,至于这个想法能不能变成有用的产品或系统,变成对社会有帮助的东西,那就难说了。

曾经,我听过有专门做投资的人说到这个问题。他说,一个概念、想法是值十块钱的,用能力把那个想法真正地变成一个产品是值100块钱,如果能够把那个想法变成产品,然后把这个产品进入市场,让很多人真正地喜欢,那么这是值百万的。

你认同哪种教育方式?

发布于:2016-11-29
博客分类

我上大学的时候,基本上一直拿到高分。这不是因为我为了考试而背诵课文,主要是因为我真的想懂,所以我下了很多功夫。

有些知识我要是搞不明白,我就会在晚上花很多时间看书研究,为了把事情搞懂。因为我当时认为,如果我搞懂了,这些知识会变成我自己的;如果我只是为了考试而背课文,反而这些东西会很快就忘了,就不属于我自己的了。既然我要花时间上学,我就应该要好好利用这些时间。

但很多学生觉得这种做法不太准确,他们就是要听老师怎么说,然后考试的时候,又把这些东西吐出来给老师听,老师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,让老师认为自己是学会了。

该抛弃不合时宜的老习惯了

发布于:2016-11-27
博客分类

上世纪80年代,我做过一份工作,是在湛江做石油公司的总翻译。

那份工作其实不简单,不单是要翻译日常生活的东西,还要翻译比较深的技术性内容,比如钻油井,不同类型、不同年代的石头等等,有很多专业名词和专业概念。

我当时要花一个星期来准备一个重要的会议,而且要学地质学,在几天时间内用英文和中文来掌握地质学的知识,可不容易。那时候熬夜了好几天,把自己累得不行。

还有比较难忘的是,我刚刚上班的时候,有一架直升飞机发生事故,掉进海里,死了几个人。事后,中方和美方开会,互相怪责,同时要改变一些规定。

你知道“学习”和“学会”的区别吗?

发布于:2016-11-26
博客分类

我经常会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,就是语言在某一个程度上,影响着我们的思维,控制着我们的思维。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在往一个方向走,那么在脑子里,另一个方向经常是不可能出现的。

举个例子吧。前一段时间,我听到一个年轻小伙子说,虽然他没有读大学,他还是想上大学,因为他想要学习。我听他这样说,我就说,其实你想学习,不一定要上大学,你可以利用平时的时间学到很多东西。但他不接受,他觉得只有上大学才能学习。

听到他这么说,我在思考他为什么会这么想。其实,这是因为在英语和中文之间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。英语有一个词是learn,还有另外一个词是study,而在中文里“学习”这个词,基本上是覆盖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英语单词的意思。

为什么有时听不懂英语母语者说话?

发布于:2016-11-25
博客分类

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?在学一门新语言的时候,总会感觉那个语言说得特别快。特别是自己跟外国人在一起的时候,他们几个人在说话,你在旁听的时候,你会发现他们好像说得特别快,感觉很难听懂。

这有两个原因,首先是因为你的耳朵还没有习惯那些声音,所以有很多地方是“音盲”,你听不清楚那些声音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,就是母语者说话的时候,经常会把词滑到一起。

比如,如果你到美国的办公室里,你听到有个人对别人说“squeat”,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。其实,他说的是“let us go eat.”他把四个词缩成了一个词。中文也不例外,“你在干什么?”会缩成“干嘛?”

保持行动和内心的一致

发布于:2016-11-24
博客分类

最近我们公司有个代码高手,其实这个人很聪明,也有很多想法。可是,时间长了,我们看不到他任何的具体表现,很多项目好像做到一半儿就做不完,在那吊着。可以说这个表现完全比不上这个人的潜力。

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,我发现这有点像我昨天那封电邮提到的问题:如果你要领导,我可以跟随你;如果你要跟随,我可以领导;如果你两个都不做,那就麻烦你滚开。

这个人的确非常有想法,而且他特别想证明他的想法。但是,他同时不太喜欢花很多时间去写代码。在他的心目中,他觉得自己应该是站在领导层,然后让别人听他的话,指挥别人做他想要做的事情。

你要领导、跟随,还是滚开?

发布于:2016-11-23
博客分类

很多年前,我认识了一个科技公司的市场总监,他是美国人,在做市场营销和沟通方面是很强的。

有一天,我跟他通了一个电话,他跟我说他刚刚发生的一个事情。原来他有一个海报,贴在他的墙上,是关于领导力的,上面说了三句话:

If you will lead, I will follow.

If you will follow, then I will lead.

If you will do neither, then get the hell out of my way.

太在意细节,不一定好

发布于:2016-11-22
博客分类

有的人在读书的时候,特别容易发现文字里的错别字、语法错误,甚至是标点符号的错漏,而且一发现这些问题,他们会开始特别地不舒服。

而有些人相反,在读书的时候发现错别字,或者标点符号不太对的时候,会自动跨过,不会怎么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上面。他们的注意力,都放在里面在沟通什么,能不能理解作者的想法,因此能提升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其他观点的认识。

这两个风格完全不同。如果一个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某一个细节有问题,然后因此有情绪,他会特别难真正地吸收很多新的消息和新的想法。反而,如果可以忍耐这种事情,然后钻到核心,看对方在沟通什么,这就可以长见识和展开自己的眼界。